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.dxiong.com)(xys.3322.org)(xys.xlogit.com)◇◇

  也谈国内小儿看病

  作者:dx

  本人“海归”了几年,刚刚离开国内到香港工作。看到关于小儿看病的讨论,
忍不住想要插上几句。

  国内医生的职业自尊尚未树立,其训练和收入(工资)与美国医生有极大的
差距。我自己的父母都是医生,但我甘冒全中国医生之大不韪写下这句总评,等
着挨砖。我虽然不懂医,但我是从病人的角度,以医生对我的态度来估测其医术,
再本着对人性的保守(悲观)估计,从其医术和工资“双低”的假设去估量其所
开药方的效用。结论:医生开的药,我能不吃就尽量不吃。平均而言,我每次看
病都会得到三四种药,多半弃之不用。

  但我自己敢硬挺,却不敢在孩子身上冒险。我给大家的建议是,把孩子送到
最贵的医院,最贵的部门。在北京,这意味着我只送协和与儿童医院的“特需门
诊”,或俗称“国际部”(但“国际部”的叫法不确切,因为实际上他们并不管
你的国籍)。这些地方挂号费一般两三百元,除非你“运气”太好,遇上了院士
看诊。我一般最希望遇上的是副主任一级,比较年轻的。我觉得他们多半在国外
受过训练,好过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医生,也未必敢乱来(职业发展还未到头)。
这些地方条件较好,医生的收入有保障,不会总惦记着从药方里拿回扣,对病人
也比较尊重。有的时候,你也许有必要让他们意识到,你虽然不是什么达官贵人,
但也看到过比他们好得多的(国外)医院是怎么样的,不会受他们糊弄。

  当然如果你有好的保险,或者不在乎钱,合资医院,如北京和睦家,可能更
好过协和之类。但协和国际部给我女儿接生的大夫,也是和睦家的兼职医生,我
怀疑在和睦家的话,我会多花几倍的钱遇上同一位医生。还有中日友好医院也有
国际部,但我对这个以中医为“特色”的医院有很大的戒心,连带着也不信任他
们的国际部。事实上,我有一次自己急病,因为贪近,打车去了那里,结果抗菌
素(分好几天打)花了两千元。我们学校的校医后来说用这么好的抗菌素没必要。
不过毕竟病是治好了。在校医院的话,药是很便宜,但不能保证有效。

  我个人的另一个偏见是,愿意遇到说孩子没事的中国医生(和说孩子有事的
美国医生)。有一次女儿发烧数日,到儿童医院六楼的特需部,遇上一位比较年
长的医生。我告诉他我给孩子用了Tylenol。他检查后,一言九鼎的说不用开药
了,孩子过两天就好,烧得厉害就继续用Tylenol。这是我多年来离开医院时最
放心的一次。

(XYS20080219)

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.dxiong.com)(xys.3322.org)(xys.xlogit.com)◇◇